焦點故事

2024/11/08

拜訪海平面下的聚落-成龍濕地參訪

  • 已複製到剪貼板

巴黎協定後,各國政府與企業們深刻體認到氣候變遷將改寫現行的經濟與社會,卻忽略了自然環境所面臨的嚴峻考驗也跟氣候變遷惡化成為相互影響的因素。 華碩設立科學減量目標,並透過營運、供應鏈管理及發展低碳產品、提升產品能效等行動面對氣候變遷,更進一步於今(2024)年擴大自然環境議題,導入自然相關財務揭露(Task- force on Natur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usures, TNFD)揭露框架,發布第一本自然影響力評估報告,並與觀樹基金會合作,參與於大雪山區域進行生物多樣性專案。但是,下一步是什麼呢?

憶及促成此次獨特共好活動的初衷,華碩永續長吳澤欣說:「這些分析報告與專有名詞對於永續部門的同仁來說雖然耳熟能詳,但實際帶來多大的影響與震撼,唯有實際走訪場域,才能讓紙上的數據與分析,再次蛻變成崇本務實且立體的行動方案。」 因此,華碩永續暨綠色品質管理中心透過員工共好活動,走訪台灣雲林縣的成龍溼地,一個海平面下的聚落,了解氣候變遷與生態、社區的關係,讓同仁透過探訪場域感受人類開發與氣候變遷的影響。

 

海平面下的聚落 桑田變滄海-成龍溼地

雲林縣口湖鄉的成龍濕地原為農地,因地勢較低並長期過度抽取地下水,導致地層下陷。1980至1990年代,颱風侵襲時造成海水倒灌,農地就此淹沒無法繼續耕種。自2005年起,林務局以「生態休耕」概念,承租受地層下陷影響的農地,不再進行開發,並鼓勵當地居民共同維護濕地環境,更推動里海行動的生態復育計畫,由觀樹教育基金會與當地社區合作,定期進行濕地自然資源調查與經營管理,並持續監測成龍濕地的生態多樣性,促進成龍村的永續發展,為使社會大眾更了解氣候變遷對環境及社區影響,觀樹基金會也提供相關環境教育及體驗行程,此次共好活動的整體安排,也由觀樹基金會協助規劃及導覽,讓華碩員工體會最在地及第一線的人文風情。
 

拜訪海平面下的聚落-成龍濕地參訪
 
 

抵達成龍溼地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片如鏡面般廣闊的水面,難以想像在多年前這裡曾是一片綠油油的農地,而廣如湖面的另一頭更有先人墓碑身在其中,讓大家驚呼連連。觀樹基金會執行長分享,台灣西南沿海長期面對地層下陷、洪災威脅、人口老化等議題,目前成龍村地面高度約為30公分,而堤防外的海平面夏日高潮線約為170公分,由於地面遠低於海水線,「居民現在掃墓還需要撐著竹筏到水中央才有辦法掃墓」。

現在的成龍村面對外水(海水倒灌)、內水(豪大雨水無法排洩)的潛在壓力,在極端氣候影響下加劇對於成龍溼地的影響,可能造成聚落的洪災。面對環境改變,目前在各主流氣候倡議中所提及的氣候調適,脫離了所有專家學者的口中,直接成為成龍溼地的示範性建築:「蝦董ㄟ躼腳厝」,該建築是以東南亞地區高腳屋為靈感,為台灣西南沿海易淹水的地層下陷區設計之住宅,期待未來能替地勢低窪的社區尋求與環境共處的新機會。

 

回應氣候變遷的現代住宅 蝦董ㄟ躼腳厝-高腳屋示範民居

政府與長期駐點的觀樹教育基金會,於2018年打造這棟兼具防洪、高齡友善空間、節能綠建築功能的高腳屋示範住宅,也因成龍溼地主要產業為養殖漁業,人人都是蝦董,因此更打趣的命名:「蝦董ㄟ躼腳厝」。具有建築背景的觀樹教育基金會洪粹然執行長解釋道,高腳屋整體設計高於地面90公分,以因應每年平均3公分下陷,地面層則保留為空曠空間,方便救生艇靠近,提高淹水時的救援效率,地上兩層樓才規劃為生活空間,為水留了一條路走,為名副其實的躼腳(台語音,中文為高腳)。
 

回應氣候變遷的現代住宅 蝦董ㄟ躼腳厝-高腳屋示範民居
 
 

此棟建築更考量防寒與高齡者,融入綠建築的概念,以提供高齡者居家便利為目的,遵循傳統三合院格局,分為龍虎側,並設有神明廳在最高樓層,廳後廳上避免有房間,對神明不敬。西面向外牆就地取材運用蚵殼製成蚵籠,以循環經濟的思維,利用廢棄物建成隔熱牆,利用物理原理達到通風與降低室內溫度。同時,高腳屋內也展示成龍村在面對極端氣候環境下,如何轉型「與水共生」,推動環境教育、溼地保育、友善養殖轉型等工作的內容。

由高腳屋向外望去,過去長期海水淹沒的農地,經過長時間休養生息,已有豐富的水域與水鳥生態,再加上居民對於成龍村的認同感提升,除了致力於推動成龍溼地的保育與教育,亦引入產業轉型,以生態魚塭的概念混養,並不抽地下水、以純海水養殖的方式,減緩地層下陷的速度。在高腳屋中,不僅能看見高腳屋建築的示範規劃,更能了解在環境變化下,當地產業調適因應與變遷,呼籲大眾正視自然及氣候變遷等環境議題。
 

拜訪蝦董ㄟ躼腳厝-高腳屋示範民居
 
 
在地友善環境農漁產冬季餐桌 蝦董來講古

在成龍村,還有一棟 google 地圖找不到的三合院「成龍村100號」,原為成龍國小校長的老家,在經過修繕後成為訪客暫歇與村民學習的聚會中心,社區對在地的凝聚力,無庸置疑。中午由當地社區媽媽與青年協力精心設計與布置了「成龍三合院冬季海味餐桌」,以在地小農友善耕作農產品、不抽地下水純海水養殖漁產、生態養殖漁獲,擺出一桌豐盛的風土佳餚,透過飲食認識在地文化與物產的同時,溫暖的料理也讓同仁大呼好吃! 最後,再由洪執行長以觀樹教育基金會在地陪伴超過十年的經驗,分享成龍溼地的前世今生,與居民與環境轉變的歷程,多元專案及在地投入也讓同仁對環境與人的關係有更深刻體悟。
 

在地友善環境農漁產冬季餐桌
 
 
觀樹教育基金會洪執行長分享成龍溼地的前世今生,與居民與環境轉變的歷程
 
 

午後夕陽逐漸西下,再次啟程走讀成龍村拜訪社區景點,沿著木棧道看到藝術作品「連結」與「再生」,雖被颱風侵擾導致損毀,但也讓我們見證氣候變遷的加劇對於人類活動對於環境的影響,透過這次活動再次連結起同仁對於自然生態的關注。而華碩也以持續以自然資本策略地圖「價值鏈內管理」與「價值鏈外行動」兩大主軸,推動更多元的自然與生物多樣性策略,若欲參考更多請點擊自然影響力評估摘要
 

於藝術作品「連結」與「再生」前合影
 
 
行程分享:

此次華碩參訪行程為一日遊,從安龍宮出發,涵蓋成龍溼地、蝦董ㄟ躼腳厝-高腳屋示範民居、成龍村100號享用豐盛午餐,以及成龍捌貳社區問路站等。若有興趣前往的單位可以聯繫永續暨綠色品質管理中心以獲得詳細資訊。

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焦點故事 2024/05/22

國際環保標章 展現華碩綠色競爭力

產品取得環保標章代表該產品符合比法規要求更嚴格的環境標準,因此能幫助消費者識別環境友善的產品,並選擇以環保為設計理念的產品。 華碩投入大量研發資源,打造對環境更友善的綠色產品,包括提高耐用性、使用更安全的材料和化學物質、降低產品能耗、優化電池效率、輕量化設計、增加延續性設計、並提高可維修性和可回收性。這些努力使華碩產品獲得多項環保標章,包括EPEAT 認證、瑞典 TCO 環保標章、台灣環... 了解更多
焦點故事 2024/03/07

整合循環經濟原則設計低碳產品

26% 範疇3(售出產品使用)溫室氣體排放減少26% 25% 環境友善材料使用增加25% 摘要 華碩將循環經濟原則融入產品設計中,專注於使用環境友善材料和提升能源效率,以設計低碳產品。 背景 華碩的永續行動聚焦四大主軸:「氣候行動」、「循環經濟」、「責任製造」與「價值創造」。四大行動主軸展現華碩對環境與社會的承諾... 了解更多
焦點故事 2024/02/19

華碩前進 COP28 分享碳有價時代的前瞻佈局

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十一月發布的《2023排放差距報告》,全球碳排放量持續創下新高,2023可能成為史上最熱的一年。 華碩身為世界公民的一員,依循「成為世界級綠色高科技領導群」的經營理念,受台灣氣候聯盟之邀,前往2023年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國大會(COP28)高科技淨零倡議及「Digital & Green」系列論壇,分享華碩20年永續轉型經歷,如何透過「數... 了解更多
焦點故事 2024/01/30

華碩為亞洲第一個 WBCSD CTI (Circular Transition Indicator) 循環轉型指標導入案例

「在華碩,我們持續以「數據化衡量、科技化管理,以核心競爭力建構企業永續價值」的永續策略,使永續績效評估涵蓋客觀量化的目標與指標。每項決策過程都需融入環境和社會層面的考量,以維持我們的競爭優勢。這與CTI (Circular Transition Indicators) 循環轉型指標的目的不謀而合,協助企業使用可衡量的工具落實循環經濟,包括回收、再生與再利用。」 華碩永續長吳澤欣 ... 了解更多
焦點故事 2023/01/05

ASUS 如何創造永續美好的綠色未來

現今,筆記型電腦製造商承擔的責任不僅是創造利潤。ASUS 認真履行對永續綠色未來的承諾。我們在營運的各個層面,從我們如何製造筆電、您擁有 ASUS 筆電的體驗、您決定更換筆電後的處置方式、我們如何建造和管理辦公室,到員工的行為舉止,都落實環保的責任。 永續發展是 ASUS 核心的一環,正如 ASUS 董事長施崇棠多次表示:「我們將永續發展目標納入企業決策過程,以實際... 了解更多